Commons:洗授權
所有存放於維基共享資源的作品必須要求著作權持有人以自由授權釋出。除非上傳者就是著作權持有者,我們需要著作權持有者以自由授權釋出的相關證明。最典型的作法就是寄送授權電子郵件,或是在其著作權持有者的官方網站刊登一個公開聲明。
有時,使用者會將一件某個網站的圖像上傳至維基共享資源,而該網站宣稱此圖像已經以自由授權釋出,但事實上該網站本身沒有經過允許而擅自使用這件圖像(且通常也沒有列出出處!)這種行為就稱之為洗授權,尤其常見於Flickr或Picasa網路相簿等相片分享網站,這類網站允許其使用者可以為圖像指定一份自由授權。由於這類來源網站出現了提供自由授權的「證據」,所以有可能會逃避侵犯著作權的檢測。
如果涉嫌洗授權,甚至其來源使用者宣稱該作品的著作權擁有者為自己,這類檔案就必須提報刪除。
由於歷史上這類行為最常發生在Flickr上,因此常常會遇到洗Flickr,此術語意思是經由Flickr進行洗授權的行為。
偵測洗授權行為
這裡有很多方式可以偵測洗授權行為。其中一個最簡單的方式就是搜尋這類影像──使用該圖像的標題/描述進行關鍵字搜尋,或使用圖像搜尋引擎,如TinEye或Google圖片搜尋──並觀察是否在官方來源網站上找到這類圖像。通常被洗滌過的檔案會出現在其他網站上,雖說這類圖像也有可能是從紙質來源掃描而來。
另外一種簡單的技巧是觀察來源網站同一頁面或同一系列的其他照片。如果有出現EXIF元數據的話,也可以從這裡進行觀察。這些圖像是否從同一時間、同一攝影器材與同一地點拍攝的呢?是否有相同解析度、相同藝術型態或品質?或是所有這些照片皆有顯著差異?圖像大雜燴指的是未經同意複製其他圖像,且以相似的圖像暗示來源為合法。
對來源網站進行檢驗,以確認是誰上傳了此類圖像,在Flickr上,這些資訊會出現在使用者的個人介紹資訊。這類資訊可以提示上傳者的身份與專業。如果這類檔案為高品質照片,上傳著應該要明顯標示為專業攝影者或攝影技術愛好者。如果這類檔案描述的是模特兒或名人,上傳者應該會是與這類人士有合作的人。
最後,通常有用的方式是從來源網站進行聯繫(如Flickr使用者的訊息)或禮貌詢問他們在何處取得這個圖像。通常這類借圖像的人會很樂意透露他們其實不是著作權持有者,而只是由其他地方複製其圖像。
參見


|